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落实《数智赋能一体化协同推进开放大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实施意见》,提升农医类教师专业能力和数智教学创新能力,近日,国家开放大学举办2025年农医类专业高素质“双能”教师专题培训活动。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周天明出席开班式并致辞。总部和40家分部(学院)的972名农医类相关专业教师参加培训。国家开放大学农林医药学院院长、乡村振兴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广德主持开班式。
周天明指出,加强农医类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服务乡村振兴、守护人民健康的重要基础,各位参训教师要坚守教育初心,争做“大先生”,勇担立德树人使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开放教育力量。
教育部“教育家精神”2025年巡回宣讲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教授叶枫,丽水开放大学教授施蕾芬,国家开放大学副教授唐已婷、副教授赵燕飞,宁夏大学教授顾欣,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教授李福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李奇峰,北京大学教授彭宜红,国家开放大学研究员张少刚,北京大学教授赵国栋等10位专家分别以《王振义教育家精神铸师魂,点亮医学“大思政课”》《弘扬教育家精神,赋能乡村人才振兴——丽水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创新实践》《思政引领下的社区护理学课程创新实践》《从课程思政到专业思政——畜牧兽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数字化赋能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以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新医科背景下智慧课程(群)的建设与应用实证》《智慧农业现状与展望》《AI技术:从概念到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数智驱动开放教育农医专业构建新生态教联体》《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LLMs)数字教师生成技术》为题,围绕教育家精神与师德师风、课程思政建设、数智技术赋能教育教学、智慧农业、智慧医学等内容作专题报告。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安排合理,大家受益匪浅、感触颇深。下一步,教师们会将培训所学应用于教育教学中,践行教育家精神,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推动数智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创新,助力农医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部分参训教师学习感悟:
山西分部张永芳:有幸参加总部组织的农医类专业高素质“双能”教师专题培训,在教育家精神与AI赋能教学的学习中收获颇丰。王振义教授潜心治学、虚心向学,将科研成果真正转化为“病友福音”,用行动诠释终身学习精神,使我深受触动。宁夏大学顾欣老师在农业微生物学的教学中,借助AI制作教学课件,分析学生学习数据,督促教学进展,为学科教学提供了创新范式。
黑龙江分部李天慧:作为一名分部专业负责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组织教研室教师共同学习消化本次培训内容,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深度融合,系统推进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打造数字化教学示范课程;积极参与学校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建设,为农医类学生提供更高质量、更具前瞻性的学习支持服务。
浙江分部叶人瑛:通过本次培训,我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开放大学农学专业教师肩负的使命。在“铸师魂”模块中,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触动我要一以贯之地将“三农”情怀融入教学全过程;“强双能”模块启发我数智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潜力。我们一定要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不断革新自己,为农民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基层教师力量。
山东分部杨芹:此次培训,让我对“双能”教师的职责有了更清晰的认知。王振义教育家精神为医学“大思政课”教学指明了方向,更深刻诠释了培育德才兼备健康守护者的教育使命。“新医科”智慧课程建设与AI技术在医学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清晰展现了智能技术如何重构教学内容、提升效率、实现个性化人才培养,为未来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河南分部宋俊乔:参加本次农医类专业高素质“双能”教师专题培训,我收获颇丰,内心满是震撼与感动。王振义老先生所秉持的教育家精神,如明灯照亮教育前行之路,他以高尚师德和深厚学识,让我明白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塑造。丽水开放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创新实践,同样令人赞叹。他们扎根乡村,弘扬教育家精神,为乡村培育人才,用实际行动诠释教育的责任与担当。
四川分部赵艺:参加此次国家开放大学组织的专题培训,我获益良多。培训中,教育家精神融入“大思政课”的路径让我明白育人需润心无声;专业课程知识图谱建设为解决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提供了新思路;AI 技术赋能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更是让我看到教学创新的无限可能。
新疆分部哈密开放大学谢锦锦:能在几千公里外的新疆和全国各地的老师一起学习培训,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王振义院士将“活到老学到老”诠释得淋漓尽致,作为青年教师应该以他为榜样,敢为人先,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素养。
生命健康行业学院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学习中心向杨:此次培训中,各位专家老师的分享让我深刻意识到,技术并非冰冷的工具,而是辅助教学的利器。我将不断学习探索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更个性化的支持服务,引导学生服务社会。
摄影:诸葛寰宇
原文摘自:国家开放大学时讯网